石家庄白求恩医学院毕业生应具备的基本观念
机遇总是青睐有准备头脑的人,最好的职业并非总是由最佳的人获取,但总是由准备得最充分的人获得,大学毕业生们要在变革迅猛、竞争激烈的当代社会中找到合适的位置,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最重要的是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转变择业观念,树立有较强适应性的就业观,以此为基础,优化知识结构,提高能力素质。惟有如此,大学毕业生走向社会时,面对的无论是社会巨变的惊涛骇浪,还是颂古非今、优胜劣汰的急流险滩,都能够搏击自如、游刃有余。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过去那种“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的局面已成历史。有人据此认为:中国的人力资源过剩,大学生毕业找不到令人满意的工作。我们认为: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固然有经济体制、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等的影响,但从多年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实践看,毕业生自身错误择业观念从中作祟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一、高校毕业生的不良择业观
大学生毕业中的不良择业观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1、消极等待观。长期以来,大学生由国家统招统分已在人们心目中形成心理定势,因此相当部分大学毕业生,虽有强烈的竞争渴望,但缺少竞争的勇气,当真的面对竞争时或畏首畏尾、疑虑重重,或坐等靠要,依然认为学校、社会甚至家长给自己安排一份满意的工作是理所当然,一旦要自己为毕业找工作着急忙乎,就怨天尤人、牢骚满腹。
2、过分看重职业稳定。高校毕业生在择业时,追求职业稳定的心情可以理解,但部分大学毕业生将职业稳定绝对化,将其当作择业的唯一标准,置于至高无上的位置,任何具有风险的职业都排除在选择范围之外,而高风险与高收益、高价值是成正比的,因而部分大学毕业生的种种遗憾由此萌生。
3、专业对口观。目前我国实行的是专业性的大学教育,其本质是学历素质教育。部分毕业生片面地理解专业的涵义,将专业教育等同于职业教育甚至工种教育,因而极端强调“专业对口”,导致对大量工作机会的冷然相对、漠不关心与失之交臂。
4、毕业即是失业的“求职”观。抽样调查的结果显示,一部分毕业生把毕业即失业作为当前劳动力市场的常态,习惯于从求职的字面意义去理解求职过程,把求职简单地归结为一个“求”字,即请求、恳求对方给予自己一份职业。往往把自己置于消极被动的不平等地位,一旦求职未果,就心灰意冷、沮丧气馁。
5、盲目择业观。有的毕业生认为求职过程就是简单地递交一份简历,然后回答用人单位的几个问题,就万事大吉。还有的大学毕业生不进行市场调查,不问用人单位的要求,也不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与特长,一味按模特儿的身材、演员的长相苛求自己,不惜大量举债对自己从内到外进行高昂的,有的甚至是以牺牲健康为代价的所谓全方位包装,一旦入不敷出,超负荷投入换得低效益产出,就焦虑不安、心理严重失衡,部分经济贫困学生甚至出现压抑、绝望的心情。
6、“职业自我”与“生活自我”的同一性择业观。我们常常发现:相当部分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刻意把生活中的自我形象呈现在用人单位面前,追求一个所谓“完全自由、完整无缺”的自我。例如,女大学毕业生着意展示其生活中的天真、活泼、浪漫、娇俏、可爱;男生刻意表现其桀骜不逊、不拘小节或沉默寡言等,以为会给用人单位留下一个“个性鲜明”的好印象,殊不知,这些都可能会使他们失去工作机会。
7、知识与能力、素质等同观。长期应试教育的结果使得高校部分毕业生不能正确理解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关系,尤其不能正确认识他们之间的区别。部分毕业生认为,知识、能力和素质是等同的,都可以通过考试分数来衡量,较高的考试分数似乎就意味着较强的能力和优良的素质,似乎就理所当然地应该找到他们自认为最理想的工作,从而使得一部分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对就业抱有过高的期望值,而期望越高,往往失望越大,痛苦也就越多。
8、高薪(职位)攀比观。大部分毕业生求职时往往过于看重第一份工作的薪酬、待遇及职位的高低,处于“一相情愿”的状况。殊不知,用人单位在使用人才时(特别是缺乏工作经验的大学生)往往要经过实习试用期,在人才使用过程中要不断的加强考核,根据人才能力的高低及创造效益的多少来决定给予毕业生合适的岗位及薪酬。
二、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转变择业观的意义在于帮助毕业生在遇到困难、挫折和冲突时,客观地分析自我与现实,把远大理想与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起来,有效地解决思想矛盾,从而使自己保持积极、稳定、健康的心态,总结经验,克服困难,达到顺利择业的目的。具体有以下方法:
1、加强教育,转变观念。要开展深入细致的教育工作,帮助大学生从根本上改变就业观念。首先,要使毕业生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市场需要与个体的职业理想常常有矛盾,这就使得社会为大学毕业生提供的工作岗位不可能使人人都满意,毕业生要结合社会发展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职业选择。老、少、边、穷地区,艰苦行业,基层单位这些国家通过宏观调控,鼓励毕业生流向的地方,也许正是毕业生大展鸿图、建功立业的场所。所以,作为当代大学生,在应聘时,应充分展示个人的集体主义意识、团队协作精神,力求给用人单位留下一个知识渊博而不拘泥于教条、有创新精神而深谙工作程序、有独立工作能力而崇尚团队协作的当代青年形象,从而达到推介自我的目的。
2、正视现实,调整心态。正确估价自己与就业市场,充分估计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与现象,增强自我调控能力,保持积极健康的求职心态。毕业生要充分地认识到,求职的过程实质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毕业生固然被用人单位挑选,但同时,用人单位也在被求职者挑选,供求双方处在平等的地位上。如果在求职前就先入为主地把自己定位于弱势地位,势必在求职者心目中形成自卑。我们知道劳动力是商品,是重要的生产性资源,只有通过市场才能提高使用效率,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凡市场总有卖方市场和买方市场之分,在劳动力卖方市场上,供给者处于有力地位,而在劳动力买方市场上,处于有利地位的则是劳动力的需求者。就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而言,劳动力的素质普遍偏低,就业压力大与高层次人才奇缺并存,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的劳动力市场特别是高素质的人才市场总体上还是一种卖方市场。正确理解这点对于大学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促进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努力学习、全面发展,整体提高自身素质,使广大学生真正成为社会需要的高层次人才;另一方面,社会给大学毕业生提供了众多的择业机会,那些真正有真才实学的毕业生总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在求职中初试不爽的毕业生大可不必因此气馁,甚至一蹶不振。
3、提高综合素质,增强承受挫折能力。首先大学学习不仅要注重能力培养,更要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要加强综合素质的培育。实际上一个能力很强的学生,只是具备了自主择业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当他们具有正确的思想观念、积极向上的态度、具有展示自己能力和素质的信心,才能成为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人才市场上的成功者。因此,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变消极等待为积极,主动地参与市场竞争是极其重要的。
4、教育的相对稳定性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持续变动之间的差异,使得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结构与供给结构不一致。这就要求毕业生要改变“绝对分工”的就业观念,调整自己的心态以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分工界限将越来越模糊,社会各行各业将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分工。因此“通才”可能更能适应社会的发展。由于高校毕业生在校期间所接受的主要是一种专业教育,因此部分毕业生“学非所用”也就不足为怪。所以我们不要因为用人单位的业务范围及性质与自己所学专业不相吻合,就放弃择业机会。近年来,全国高等教育普遍推行的“宽专业、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教育模式,以及终身教育机制的建立与普及,为毕业生适应迅速变化的劳动力市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5、知识是人们对主、客观世界的认识结果。知识只是反映客观事物的属性与联系。能力,大学生对大学所学各门课程设计的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也就是说大学生的学习成绩档案固然重要,但对于用人单位来说,更重要的是,大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素质,如开拓进取精神、吃苦耐劳战胜困难的韧性和耐力、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以及敢于负责、善于负责的精神。具体说来,在校学习期间,大学生的发明创造、富有创意的设计方案、公开发表的作品、参加过特别是组织过的大型活动等等,对用人单位很有参考价值。高校毕业生们在应聘时应在凸显其优秀学习成绩的同时,尽量提供能表现自己能力、展示自我优良综合素质的证明材料,这对于成功应聘往往是非常重要的。
6、充分准备,沉着应对。求职的过程实质是寻求社会认同的过程。怎样才能使用人单位认可自己呢?一般地说,毕业生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首先,应对自己进行评估,也就是反观自己。去应聘前,毕业生不妨问问自己——我究竟具有什么样的能力呢?或者说,我究竟适合于从事什么职业呢?我能从事的职业与我的职业理想之间存在差距吗?如果有,差距有多大?我怎样去弥补这个差距呢?客观地回答了这些问题之后,选定自己准备选择的职业类型。
其次,应全面搜集劳动力市场上的各种需求信息,并对搜集到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比较、分析,寻找适合于自己的需方单位、寻找潜在的“婆家”。
再其次,应对自己进行必要的“包装”,这包括个人信息资料的准备,与用人单位见面的心理准备、以及外部形象设计等。之所以要强调必要的自我包装,主要是因为在求职中给用人单位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太重要了。“第一印象”的好坏往往成为用人单位取舍的重要因素。机遇总是青睐有准备头脑的人。最好的职业桂冠并非总是由最优秀的人获得,但总是由那些准备得最充分的人拥有。
7、树立正确的择业发展观。面对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大学毕业生应正确地认识自我,了解自己在人才市场众多层次的求职者中所处的地位,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扬长避短。在择业时,应把握好每一次应聘机会,树立“先做人,再做事”,“先就业,再择业”、“先生存,再发展”的正确择业观念,客观合理确定自己的职业发展计划,并一步一个脚印地实施,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靠近自己设定的理想目标。